武侠小说网 > 网络小说 > 《星际列车》在线阅读 > 第三十章 论证会(求收藏,推荐)

第三十章 论证会(求收藏,推荐)

    秦关给出的流程很复杂,研究所先在实验室条件下根据他的方程式弄出了材料,然后再试验论证,试验证明,能量的输出果然可以达到数量级的提高。但是,材料在实验室合成已经是千难万难,马上投入生产基本是不可能的,不仅不具备生产条件,甚至实验条件都满足不了。

    这又是一次从结果推导过程,看起来十分轻松,但谁都知道这是相当于预言一样的神奇事件。秦关是怎么知道该选择哪种材料的?而这种材料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超出了现在的试验条件,他怎么可能在试验了成千上万次之后选择了一种当前联盟从未出现过的材料?并且连工业化的改造流程都给了出来。

    当然,这样的问题自然是老杜要问的,工业研究所肯定以为这是联盟科学院的成果。

    老杜有困惑,秦关也有困惑,所以他们又走到一起了。

    “秦关,这些流程是从哪里来的?”老杜和秦关单独谈话,“联盟科技是什么状况我最清楚,找出这样的材料需要无数岁月的积累,还得靠运气,就如同从这里开炮要命中天河系中心的一枚硬币那么难,一点也不夸张,如果人类没有遗迹列车,就算再给人类一万年也不可能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没错,星际列车就是从结果推导过程的最明显案例,首先让人类知道有了这么个东西。

    “老杜,这不是我的试验结果,而是遗迹列车给出的信息。”秦关觉得老杜很可靠,决定和盘托出。

    “那仪器接收到的信息里为什么没有,而你却知道?”

    “老杜……”

    “以后叫我老师。”

    “这个……老师,我有问题要请教您。”秦关毕竟不如这老家伙懂得多,他需要解决自己的困惑,“我们人类到底是个什么,仅仅是有机生物体那么简单吗,除了这身体,细胞分裂、基因,就没有别的区分于其他物体吗?难道我们仅仅是一堆肉和一堆骨头组合成的个体吗?”

    “这些我给不了你答案,而且我敢肯定谁也不知道。”老杜实话实说,“但我知道大脑才是标示你存在的东西,如果你的手脚换了,心脏换了,甚至整个身体换了,只要大脑没换,那你就还是你。”

    秦关点点头:“我知道大脑就像是一个计算机,接收存储信息,分析、发出指令,但除了这些我们还有别的,我们有愿望有憧憬,我们时刻都想改变现状,而计算机就不可能有这样的程序指令。”

    “嗯。”老杜点点头说,“我还是不知道你要说什么。”

    秦关叹了口气说:“希望号……就是遗迹列车,它直接在我大脑里给出了信息。”

    “什么!”老杜瞪大了眼睛,“可以直接传递信息给你,而仪器都探测不出来?”

    秦关点头道:“没错,仪器没有探测到任何电磁波动,思维和信息是可以无形地存在吗?”

    老杜想了想说:“没有什么是可以无形存在,比如光,你知道其实也是由很多细微粒子组成的,电磁波,这些都是实际有物体存在的,不过……能量或许是可以实际存在又无形的吧,比如水波,这就是力的传递,你明明知道力是实际存在的东西,但就是看不到,它只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对,能量。”秦关似有所悟,“老师,您说人的身体里是不是有特殊的能量?”

    “什么特殊的能量?”

    “我是指……不依靠身体就可以独自构成思维的能量,无形但存在,比如等高温离子体,我们看到的是活跃的高能粒子,但实际上它们只是能量的表现,如果不需要这些粒子,能量依然存在的。”

    “如果没有这些粒子……那怎么证明能量存在?”

    “这……”

    秦关好象陷入了一个困境,能量似乎不可能单独存在,它们必须附在实际的物质上。

    “还是说实际的问题吧。”老杜拍了拍秦关的肩膀,“你刚才说希望号的主系统直接对你的大脑进行了沟通,是不是觉得它的能量传递过来,影响了你的能量……嗯,这个说法怪别扭的。”

    “没错,希望号系统是分级加密的,仪器上我们只是破解了外围信息,而我的大脑可以进入更深一层,因为我是……”秦关犹豫了半晌说道,“它说我是指令长。”

    老杜瞪大了眼睛:“你是指令长?那么你就可以彻底破解遗迹列车的信息了?”

    秦关摇头说:“不行,我没有达到应有的权限,所以才需要实行这次计划,老师,您能先保密吗?”他这话里有真有假,没有说自己为什么成了指令长,也没有说自己是怎么提升权限的。

    老杜一边沉思一边说:“系统毕竟不是人,所以不让你有足够权限的是别人,它只是个执行者,到底是谁呢?难道是人类的祖先?迟迟不肯揭开秘密就意味着有顾虑,相信我们的祖先是睿智的。”他又拍了拍秦关的肩膀说:“我们就按照祖先的意愿来,我替你保密,如果遇到了什么难题,尽管来问我。”

    谈话结束,秦关不知道老杜使了多大劲憋住自己的好奇心,压制了一个科学家的欲望,但他知道老杜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别人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

    接下来,他们在三号资源星的工业研究所里进行“希望号”的整体指标制定。

    科学院已经拿出了整体方案,但是在这里,秦关也获准了参与论证会,工业研究所不是科学院,他们的领域要求的是现实,而没有那么前沿。就是说科学院可以天马行空地去研究,最后只要得出理论就光芒万丈照联盟,而工业研究所关心的是这个理论现不现实,这些指标能不能生产出来。

    讨论会热火朝天,工业研究所的研究员基本否定了科学院的方案。

    “不可能,现有材料根本做不了那么巨大的东西。”研究所长只看了两眼就直接拍桌子,“科学院那些巨星哪里想得到实施起来的各种麻烦,火柴盒要能做得像房子一样大,那很快就会散架的。”

    老杜无奈地摊开两手:“现在这个方案的车厢并不算大,甚至没到车头直径的一半,你如果再缩小的话,接起来也是不伦不类的,而且也没有要求一次成型,你们可以设计好机构然后接起来嘛。”

    研究所长冷笑,旁边一个表情麻木的研究员说:“结构越复杂故障率就越高,按照这个个头,会维修得你忙不过来,危险xing也大大增加,而且成本也增加,你们可没有那么多投资。”

    老杜看了一眼秦关,秦关站起来说:“没有大车厢跟不上,因为我们的行程会很远,根据星图的标示第一站就超出了人类最大活动范围的两倍,所以我们需要制造联盟最大的飞行器,如果嫌复杂,那么可以缩小一半,然后并列对接,这样就算脱离出去也是个单独系统,没有太大危害。”

    研究所长略微沉思就点点头:“这个倒是可以论证一下,可还有别的麻烦,动力不足,遗迹列车太巨大了,而且本身的动力还不能用,依照方案我们在车头加上四个新动力,前所未有的大,可依然不能满足要求,这不是在联盟安全航行上行驶,万一出现意外,那么列车就会像蜗牛一样坐以待毙。”

    “补机,多准备一个小一点的车头作为储备动力。”秦关毫不犹豫地说,“既然每一节都是两艘战舰的合并,那我们就可以看成是两列,两个车头是理所当然的,这样还更节省能源,维持速度的时候就用小动力。”

    “怎么可以单独使用补机动力?”研究所长受够了这种常识都没有的人,“主动力在前面,而补机的动力在中段或者最后面,是推着前进的,列车不是刚xing连接的整体,你推给我看看?”

    秦关早就有所准备:“不,主动力在中段,补机在车头,这是维持速度的经济状态,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或者需要大幅度机动,就从中段开始折叠,这样主动力就到了最前面,而补机动力到最末端增推。”

    研究人员面面相觑,列车从未造成这个模式,不过在超远距离的行程看还是优势很大的,安全维持速度的时候就如同一条超长的细绳子,由一个小动力拉着。而折叠之后就像是两端绳子缠在一起,实现前拉后推的全动力,两种航线模式,绝对的优化。

    当然,最强机动航行当然是把车厢全都放出去,成为一个舰队,但是这样一来能源消耗很大,可以行驶的航程连原来的一半都达不到,这样搞星际旅行就是个笑话。

    工业研究所的人看向秦关的目光都有了赞赏,这个年轻人胆子够大。

    “不愧是科学院的人,脑子够天马行空的。”研究所长笑了笑,此时他的话里已经没有讥讽的意思,“不过今天只是初步论证,要经过实验室里模拟环境的论证才行,就按这个方案进行试验吧。”

    秦关松了口气,别的他不管,他只要计划能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