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8章 马卡洛夫
要新建一家大型重工业制造厂是非常难的。硬件设备其实最好解决,但人员方面是最大难关。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从别处拉一套人马过来。
如果这套人马本身就经历了多年磨合,有足够的组织和纪律,那么企业组建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国内在建国早期就经常这么干,从工业发达地区的某个工厂院校直接拉一批人到异地再建一家厂校。速度快,效率高。
周青峰接受国内那堆国企烂包袱也用类似办法。只要剔除冗员,加强管理,大部分企业几个月就能起死回生。否则‘圣光’没可能发展的如此迅猛。
集团从大毛二毛家捡破烂也是同样套路。搬设备回来还不够,要重新招聘培训人员。如此还不如把原班人马高薪拉来重建,能省很多投资和时间。
按照周青峰的经验,只要把三分之一的骨干拉过来,剩下三分之二用国内人员填补,这就足以发挥以老带新的效果,还能提升流动性,灌输新鲜血液。
黑海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有几万员工,是可以造航母的大型重工企业。
它将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逐渐凋零,乃至破产。最终只剩千把人看守长满杂草的空荡厂区,其余人等自谋出路。
现在的‘尼古拉耶夫’也面临同样问题,没有订单,没有拨款,全靠出售厂里的资产维持。拆掉‘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就是无奈之举,出售‘瓦良格’号更是如此。
按说有‘圣光’掏钱,‘尼古拉耶夫’的命运应该会更好些。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没‘圣光’插手,这家造船厂还能苟延残喘个十来年。
有了‘圣光’......三年都撑不住!
如今才两年,‘尼古拉耶夫’就有大量职工流失。一则是续建‘瓦良格’好用不了那么多人,二则是技术骨干被大量挖走了。
挖人的就是‘圣光’。
马卡洛夫厂长对此是无可奈何,他养不起那么多职工,只能让其离开。而欧美又不需要‘尼古拉耶夫’的技术人员,这批人很容易就被‘圣光’雇佣。
受雇之后的船厂人员不会立马离开。他们只是换个身份待在‘尼古拉耶夫’指导续建。就是简单的给足工资,改善管理,立马让船厂的工作效率提升十几倍。
有示范效应后,投靠‘圣光’的人就更多了。
不单单是制造航母的‘尼古拉耶夫’人心浮动,就连设计航母的列宁格勒涅瓦设计局也是如此。
其局长安东诺夫这两年不停带队到国内来活动,每来一次就能拿一笔钱,顺带留下一批人。每次不过一两万美元而已,花费不多。
“‘圣光’正组织人员,准备建一家船舶设计和制造企业。经过两年的准备,人员基本都齐了。近一半是我们的人,此外还有一批日本工程师。”
马可世还真不知道这事。
马卡洛夫继续说道:“据说集团要在浙江沿海一带选址建厂,先从散装货轮和集装箱货轮开始入手,后期要制造LNG运输船和高端邮轮。”
马卡洛夫说着说着叹气道:“‘圣光’压根不是来输血的,它是来吸血的。等‘瓦良格’号离开,我们造船厂就会暴毙。”
老厂长年龄大了,一身重病,拖着残驱为工作奔走。马可世再次提议他也可以离开,但对方毫不犹豫的摇头。
“我拒绝了。‘圣光’的人多次劝我,他们给我准备了高薪,还说可以给我治病。但我拒绝了。我不是怨恨,我只是不能离开。得有人留下来撑起最后的尊严。”
马卡洛夫坐在厂里的物料堆放区,百米外就是南布格河,沿河再流一段距离就是入海口。航母去试航了,大部分职工没活,坐在河堤边休闲。
眼下厂里职工的情绪还算稳定,有能力的人都找到了新工作。他们对未来报以乐观态度的,对‘圣光’更是颇有信心。
这两年‘圣光’集团给‘尼古拉耶夫’带来几千万美元的收入,让造船厂一度有起死回生的假象。
现在大毛二毛家,美元的购买力可相当高。一美元就能让人快快活活,舒舒服服的在莫斯科过上二十四小时的好日子。
‘圣光’给‘尼古拉耶夫’带来美元,还带来大量商品,又把美元从职工手里赚走,留下大量时尚产品。
这其中大多数都是‘圣光’旗下的家电,包括冰箱电视洗衣机之类的。其质量和外观比欧美货差些,但价格便宜太多,很受欢迎。
只是职工高兴,老厂长马卡洛夫就高兴不起来。
“‘尼古拉耶夫’是红海军唯一的航母总装厂。‘莫斯科’号,‘列宁格勒’号,‘基辅’号,‘明斯克’号,联盟所有的航母都是我们造的。
这家造船厂建于1897年的沙俄时代,距今已经快一百年了。可现在它却像个百岁老人,快要死亡了。我......我只怕是它最后一任厂长。”
感叹完毕,马卡洛夫老厂长蹒跚起身,沿着铺满砂石的厂区道路,缓缓离开。他本想再努力一把让造船厂复兴。但‘圣光’却来釜底抽薪,断了所有可能。
马可世环顾厂区,随意走动参观。时不时有中方人员跑过,喜不自胜的彼此欢呼。他们就要有一艘真正的航母了,不是过去买回去拆除的烂货。
偶尔,厂区里还能看到另外一些人。比如来自弗吉尼亚诺福克海军造船厂的老头,又或者是钮波特纽斯造船厂的老头。
这种老头往往带着十几人的团队,饶有兴趣的来过去大敌的造船企业探秘。他们话不多,但总能指出苏系航母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
‘瓦良格’号在续建过程中对船体进行了大幅修正,很多意见就来自这批来自美国的特聘专家。
毕竟是造了几十艘航母,摔了几千架舰载机的地球一霸,设计和使用的经验丰富至极。‘圣光’的技术人员不但向毛熊学,更向鹰酱学。
天黑前,船厂的河面上响起汽笛,一艘几十米高的巨舰完成动力测试,从大海返航。船厂内的中方人员欢天喜地的跑向码头,迎接海试归来的航母。
曾经的历史中,同样是这批人,前前后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来研究如何设计和制造航母。现在同样的事情顺遂了许多,他们已经参与到具体的工作当中。
“这是从0到1的跨越。”马可世同样站在船厂的岸边,抬头眺望六万吨的巨舰缓缓靠近,逐渐占据整个眼眶。他兴叹道:“忽然有些期待下一艘会是什么样?”
如果这套人马本身就经历了多年磨合,有足够的组织和纪律,那么企业组建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国内在建国早期就经常这么干,从工业发达地区的某个工厂院校直接拉一批人到异地再建一家厂校。速度快,效率高。
周青峰接受国内那堆国企烂包袱也用类似办法。只要剔除冗员,加强管理,大部分企业几个月就能起死回生。否则‘圣光’没可能发展的如此迅猛。
集团从大毛二毛家捡破烂也是同样套路。搬设备回来还不够,要重新招聘培训人员。如此还不如把原班人马高薪拉来重建,能省很多投资和时间。
按照周青峰的经验,只要把三分之一的骨干拉过来,剩下三分之二用国内人员填补,这就足以发挥以老带新的效果,还能提升流动性,灌输新鲜血液。
黑海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有几万员工,是可以造航母的大型重工企业。
它将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逐渐凋零,乃至破产。最终只剩千把人看守长满杂草的空荡厂区,其余人等自谋出路。
现在的‘尼古拉耶夫’也面临同样问题,没有订单,没有拨款,全靠出售厂里的资产维持。拆掉‘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就是无奈之举,出售‘瓦良格’号更是如此。
按说有‘圣光’掏钱,‘尼古拉耶夫’的命运应该会更好些。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没‘圣光’插手,这家造船厂还能苟延残喘个十来年。
有了‘圣光’......三年都撑不住!
如今才两年,‘尼古拉耶夫’就有大量职工流失。一则是续建‘瓦良格’好用不了那么多人,二则是技术骨干被大量挖走了。
挖人的就是‘圣光’。
马卡洛夫厂长对此是无可奈何,他养不起那么多职工,只能让其离开。而欧美又不需要‘尼古拉耶夫’的技术人员,这批人很容易就被‘圣光’雇佣。
受雇之后的船厂人员不会立马离开。他们只是换个身份待在‘尼古拉耶夫’指导续建。就是简单的给足工资,改善管理,立马让船厂的工作效率提升十几倍。
有示范效应后,投靠‘圣光’的人就更多了。
不单单是制造航母的‘尼古拉耶夫’人心浮动,就连设计航母的列宁格勒涅瓦设计局也是如此。
其局长安东诺夫这两年不停带队到国内来活动,每来一次就能拿一笔钱,顺带留下一批人。每次不过一两万美元而已,花费不多。
“‘圣光’正组织人员,准备建一家船舶设计和制造企业。经过两年的准备,人员基本都齐了。近一半是我们的人,此外还有一批日本工程师。”
马可世还真不知道这事。
马卡洛夫继续说道:“据说集团要在浙江沿海一带选址建厂,先从散装货轮和集装箱货轮开始入手,后期要制造LNG运输船和高端邮轮。”
马卡洛夫说着说着叹气道:“‘圣光’压根不是来输血的,它是来吸血的。等‘瓦良格’号离开,我们造船厂就会暴毙。”
老厂长年龄大了,一身重病,拖着残驱为工作奔走。马可世再次提议他也可以离开,但对方毫不犹豫的摇头。
“我拒绝了。‘圣光’的人多次劝我,他们给我准备了高薪,还说可以给我治病。但我拒绝了。我不是怨恨,我只是不能离开。得有人留下来撑起最后的尊严。”
马卡洛夫坐在厂里的物料堆放区,百米外就是南布格河,沿河再流一段距离就是入海口。航母去试航了,大部分职工没活,坐在河堤边休闲。
眼下厂里职工的情绪还算稳定,有能力的人都找到了新工作。他们对未来报以乐观态度的,对‘圣光’更是颇有信心。
这两年‘圣光’集团给‘尼古拉耶夫’带来几千万美元的收入,让造船厂一度有起死回生的假象。
现在大毛二毛家,美元的购买力可相当高。一美元就能让人快快活活,舒舒服服的在莫斯科过上二十四小时的好日子。
‘圣光’给‘尼古拉耶夫’带来美元,还带来大量商品,又把美元从职工手里赚走,留下大量时尚产品。
这其中大多数都是‘圣光’旗下的家电,包括冰箱电视洗衣机之类的。其质量和外观比欧美货差些,但价格便宜太多,很受欢迎。
只是职工高兴,老厂长马卡洛夫就高兴不起来。
“‘尼古拉耶夫’是红海军唯一的航母总装厂。‘莫斯科’号,‘列宁格勒’号,‘基辅’号,‘明斯克’号,联盟所有的航母都是我们造的。
这家造船厂建于1897年的沙俄时代,距今已经快一百年了。可现在它却像个百岁老人,快要死亡了。我......我只怕是它最后一任厂长。”
感叹完毕,马卡洛夫老厂长蹒跚起身,沿着铺满砂石的厂区道路,缓缓离开。他本想再努力一把让造船厂复兴。但‘圣光’却来釜底抽薪,断了所有可能。
马可世环顾厂区,随意走动参观。时不时有中方人员跑过,喜不自胜的彼此欢呼。他们就要有一艘真正的航母了,不是过去买回去拆除的烂货。
偶尔,厂区里还能看到另外一些人。比如来自弗吉尼亚诺福克海军造船厂的老头,又或者是钮波特纽斯造船厂的老头。
这种老头往往带着十几人的团队,饶有兴趣的来过去大敌的造船企业探秘。他们话不多,但总能指出苏系航母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
‘瓦良格’号在续建过程中对船体进行了大幅修正,很多意见就来自这批来自美国的特聘专家。
毕竟是造了几十艘航母,摔了几千架舰载机的地球一霸,设计和使用的经验丰富至极。‘圣光’的技术人员不但向毛熊学,更向鹰酱学。
天黑前,船厂的河面上响起汽笛,一艘几十米高的巨舰完成动力测试,从大海返航。船厂内的中方人员欢天喜地的跑向码头,迎接海试归来的航母。
曾经的历史中,同样是这批人,前前后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来研究如何设计和制造航母。现在同样的事情顺遂了许多,他们已经参与到具体的工作当中。
“这是从0到1的跨越。”马可世同样站在船厂的岸边,抬头眺望六万吨的巨舰缓缓靠近,逐渐占据整个眼眶。他兴叹道:“忽然有些期待下一艘会是什么样?”